漸被遺忘的傳統節日。
文字丨誰最中國
封图丨微博@咬金-
老百姓也有自己的庆祝方式,大家一早就用纸做好了灯船,里面放上蜡烛,点亮后置于水面,任水波助其飘远,祈求好运。
泛舟赏荷,笙歌如沸,流传数代,遍染荷香。
如今,我们已无法想象古人为花庆生的浪漫,甚至清明、重阳时节,也不再遵循旧时踏青、登高、赏菊等亲近自然的传统。
这些节日或习俗的消失,见证着中国人自然意识和直觉的流去。
当我们不再留意月的圆缺、花的败谢,或许对遗憾便少了一层理解。不去踏青、赏花、观景,对美的认识,可能也有残缺。不体悟万物的自然流转,距离真实、生动的生活,恐怕也将渐行渐远……
《左传》有言:“国之大事,唯祀于戎”。
战争和祭祀,自古便是立国之本。尤其是后者,源于天地和谐共生的信仰。一部分是自然崇拜,为生命之本。另一部分是祖先崇拜,为人类之本。
不少传统节日都和祭祀相关,以谢天地神灵和祖先的恩德,并祈求庇护、保佑。古人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,和中华文明传承至今的命脉,就藏在祭祀的仪式感,和对先人的想念中。
时至今日,每到清明、中元和重阳,我们还会祭拜故去的亲人。将哀思化成一团火焰,希望从里面看到亲人的影子。
不过就算是中国的文化根基,如今也有了些许松动。
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的「寒衣节」,又称「祭祖节」「秋祭」。此时天气已凉,周朝天子要穿冬日的衣袍,昭告天下:凛冬已至,人间冬安。民间也有授衣、祭祀、开炉等习俗。
后来,古人可能觉得逝去的人也需要添些衣物吧,于是各地有了焚化寿衣的习俗,「寒衣节」有了祭祖的深意。
可惜时过境迁,最能代表古人视死如生精神的节日,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,只有一些北方小乡村,还留存着这段记忆。
每年农历正月初七,是中国的「人日」。传说女娲初创世,造出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,于第七天造出了人,所以这天是人类的生日。
古代人日有戴「人胜」(一种头饰)的习俗,唐代之后每至人日,皇帝赐群臣「彩缕人胜」,又登高大宴群臣。如果这天天气晴朗,那老百姓一年都会平安、顺利。
曾经,我们如此关心自身的存在,尊重人性和生命本身。
可惜如今不少人对「人日」已无从知晓。就算有些地区还有庆贺的传统,刚好赶上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,恐怕大多数人还要浪费在复工的路上。
除此之外,祭拜土地公的「尾牙节」、郊外游春的「上巳节」都已经不复存在。千百年来,节日中欢庆的人群,如烟花般闪耀,又像漫长历史中目不可及的尘埃。
它们消失后,生活如旧,甚至少了些「麻烦」。
可每到长假,少了圆满的月亮、祈求福佑的仪式和满目的风景,总觉得心里空缺了一部分。似是回忆,又似掬不住的秋水,眼见她一路东流。
这时,有种感知涌入脑海,当我们不再被生活的细微之处触动,不只是欠缺了仪式感,或许是主动或者被动地沉溺于手机和游戏带来的片刻欢愉。不再好奇自然的变化,不再探寻落叶究竟被吹向何方,甚至不再追问我们究竟从何而来。
时间长了,自然与过去便和我们断了联系。
过去几千年,先民孕育出的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,是西方无法想象的文化精华。我们从中萃取出了大量东方思想和艺术经典。
因此,中国人总能自我疗愈伤痛。文明的火种,也不间断地传承至今。
可惜如今我们似乎渐渐丢失着文明的灵魂,空洞的节日和无聊的假期生活,似乎是精神世界彻底土崩瓦解前的一小处崩坏。
好在,中华文化自有乾坤。
即使不少传统节日已不复存在,只要心中有山水、眼中有万物,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为一切欢庆,找回生活中的仪式感和蕴藏其中的精神和信仰。
青山依旧在,只待有心人。
十一假期,您打算怎么度过,准备了哪些仪式感呢?欢迎留言与谁最中国聊聊~
文字丨老九
- 特别鸣谢摄影师 -
更多精彩内容(点击图片进入)👇